转_中国:历史与未来|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一 个企业经营者角度的观察
文章来源: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一 个企业经营者角度的观察 陈天庸 Sept 20,2020 (2020年9月18日在法国人文中心全球研究与院师生交流内容) (编辑说明:中国经济在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一个“新常态”放缓时期,需要进行重大的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然而近来,因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导致的国内与世界经济的下滑,诸种因素叠加,使得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这里刊登企业家陈天庸先生日前在法国人文之家“全球研究院”所做的一个讲座的整理文稿,从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谈及了他的看法,有很多独特的视角与信息,相信对读者,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了解认识中国的真实经济状况,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都会很有所帮助)。 主要观点 1.小微企业形成产业链,才是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 产业链是个生态,相对高效稳定,但如果外迁后,基本无法原地重建。 2.真正损害中国制造国际竞争优势的内因: 除了2008年起国企扩张挤占民企生存空间,导致中国经济效率下降外,国内有三项政策为害最烈: 1.)长期以来对沿海地区工业用地供应严格控制。 2.)2017年至2019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拆违。 3.)2016年开始的环保风暴。这是一个政权对自己国家经济的自残蠢举。 (目前这些政策已部分纠偏,但民营企业元气已伤,只要政府管控经济的思路不变,经济恢复很难。自2016年到2020年底,全国将增加二亿失业人员。) 外因是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中方应对失措前倨后恭。如日欧跟进,中国制造业将丧失竞争优势。 3.中国经济的虚与实: 中小微民企产值瞒报,大的民企虚报多报,国企资产水份最多。 4.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取决于内外两方面。中国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有一定灵活性,中国内部以上影响中国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地控制、拆违、环保风暴政策已在调整,但企业综合受到的政府干预与税收负担很难减轻,因为政府控制一切的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没有调整。 中国外部的经济形势在恶化。港版国安法加剧了外资、外需转移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比上年至少萎缩15%以上。少了外贸收入,国民购买力只会更差,内循环是回到老路。 继续扩大公共投资只会加速消耗中国经济实力。 中国只有政治改良,经济才能维持与发展。 5.对民企少管少干预少折腾就是最好的政策。 真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