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网络语言收录——时政类

 1.中国社会有两套逻辑,第一套是浮于明面的,围绕道德展开,往往只说不做。第二套是潜于暗处的,围绕利益展开,往往只做不说。 2.西方的中产阶级形成以后,追求的是法制和平权。中国的中产阶级形成以后,追求的是进一步的特权和向权力谄媚,这就是中国的无望之处。 3. 薛定谔的中国粮仓:在新闻媒体上长期介于缺粮及满粮之间,也就是说,在粮仓未被民众打开前,缺粮与满粮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在被打开与观察的那一刻,才会知晓是否缺粮或满粮。

转_纵然抵不过时代的洪流,也要活出自己的倔强

图片
 文章来源: 中国数字时代 昨天看了部电影,哭得稀里哗啦。 中文名叫《国际市场》,讲的是朝鲜战争下的一场人伦悲剧。一家人在从北韩逃难的时候,哥哥把妹妹弄丢了,父亲去找妹妹,也丢了。这件事成了哥哥一辈子的痛,所以他穷其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因为父亲在去找妹妹之前交代过他,如果你等不到我回来,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高潮出现在韩国KBS电视台寻亲节目直播的现场,有一个号称是他妹妹的人跟他连线,对方确实长得一副韩国人的面孔,但是只会讲英文。她说她是被美军送到了孤儿院,后来就去了美国。哥哥有点失望,觉得这是搞笑吧,聊着聊着说她妹妹左耳根有颗瘊子,当妹妹转过头亮出那颗瘊子的时候,哥哥已经哭成了泪人。 那一刻,有很多画面在我脑海中闪回。比如大江大海里,有200多万人被突然连根拔起,然后再硬生生丢到一个陌生的小岛上,比如滚滚红尘里,秦汉和林青霞在码头走着走着就散了,比如疫情期间的武汉嫂子和哨子,比如2008年那个被大石砸中身子仍然挺了几个小时跟记者笑谈人生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汉子。 在这些个时代的洪流里头,随便一个人的故事都不输《国际市场》吧。我那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年逾古稀的大爷不远千里,只身一人拖着好几个行李箱,到东北找他的救命恩人。疫情期间他是重症患者,营养跟不上,他年纪又大,得需要奶粉补充营养,但是因为当时特殊时期,奶粉相当紧缺,那几个东北援鄂医护就想尽各种办法给他搞奶粉,最后终于还是搞到了。 但是他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些大夫长啥样,说等疫情过去一定要亲自去看看。他一见到这些大夫就一跪不起,大夫们立刻上前扶起他起来,说大爷大爷您别这样。“能让大爷吃上奶粉,我们当时就觉得比什么都高兴。”其中一个护理过大爷的女医生说。 是啊,个人的命运终究抵不过国家命运和历史的洪流,但越是如此,就越要活出自己的倔强。就像《国际市场》里的一家人,他们虽然认命,但是并不觉得这就是宿命。德国需要矿工的时候,男主去了德国淘金,越南战争爆发,男主又去越南淘金,终于在晚年还算享受了一段人生当中最惬意的时光。 历史的洪流不是普通人所能决定的,但某种程度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或多或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我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被历史的洪流屡次裹挟碾压的人,都知道人活一口气的道理。小时候他就认定,不管多苦一定要供他的孩子念书,别人家的小孩成绩可能很好,但是因为家里需要劳动力早早就辍学打工了,但是父亲...

转_中国:历史与未来|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一 个企业经营者角度的观察

文章来源: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一 个企业经营者角度的观察 陈天庸   Sept 20,2020 (2020年9月18日在法国人文中心全球研究与院师生交流内容) (编辑说明:中国经济在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一个“新常态”放缓时期,需要进行重大的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然而近来,因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导致的国内与世界经济的下滑,诸种因素叠加,使得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这里刊登企业家陈天庸先生日前在法国人文之家“全球研究院”所做的一个讲座的整理文稿,从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谈及了他的看法,有很多独特的视角与信息,相信对读者,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了解认识中国的真实经济状况,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都会很有所帮助)。 主要观点 1.小微企业形成产业链,才是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 产业链是个生态,相对高效稳定,但如果外迁后,基本无法原地重建。 2.真正损害中国制造国际竞争优势的内因: 除了2008年起国企扩张挤占民企生存空间,导致中国经济效率下降外,国内有三项政策为害最烈: 1.)长期以来对沿海地区工业用地供应严格控制。 2.)2017年至2019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拆违。 3.)2016年开始的环保风暴。这是一个政权对自己国家经济的自残蠢举。 (目前这些政策已部分纠偏,但民营企业元气已伤,只要政府管控经济的思路不变,经济恢复很难。自2016年到2020年底,全国将增加二亿失业人员。) 外因是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中方应对失措前倨后恭。如日欧跟进,中国制造业将丧失竞争优势。 3.中国经济的虚与实: 中小微民企产值瞒报,大的民企虚报多报,国企资产水份最多。 4.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取决于内外两方面。中国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有一定灵活性,中国内部以上影响中国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地控制、拆违、环保风暴政策已在调整,但企业综合受到的政府干预与税收负担很难减轻,因为政府控制一切的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没有调整。 中国外部的经济形势在恶化。港版国安法加剧了外资、外需转移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比上年至少萎缩15%以上。少了外贸收入,国民购买力只会更差,内循环是回到老路。 继续扩大公共投资只会加速消耗中国经济实力。 中国只有政治改良,经济才能维持与发展。 5.对民企少管少干预少折腾就是最好的政策。 真正实...

如何理解“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这句歌词?

作者:我和我的鲜花生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94213/answer/1656149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认为楼上几人说的都不对。 《明天会更好》这支歌,虽然在中国广为传唱,很多中小学的老师也会教。 但其实,这首歌的创作历史很复杂。 《明天会更好》1985年在台湾被创作出来。 当时,埃塞尔比亚发生饥荒,西方世界众多歌唱家同唱公益歌曲为之筹款,引发风潮。故而歌词中才有“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并且1985年是日本战败、台湾光复、二战反法西斯胜利四十周年,所以歌词传达出一种和平的愿望、乐观的憧憬。 总之这绝不是一首情情爱爱的小歌,完全不是它的格局。 言归正传,请看“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的前后歌词: 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 抛开记忆中的童年 谁能忍心看那昨日的忧愁 带走我们的笑容 青春不解红尘 胭脂沾染了灰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这段话讲述了一段伤痛的历史: 1949年国民党战败,无数人背景离乡,随国民党到举目无亲的台湾来。他们的妻子、父母、儿女可能都还在大陆,而自己孤身一人。 所以才会讲“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这说的正是这些外省人的不幸经历。 所以我认为,“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说的是 世事难料,社会动荡,无法顾及其他,导致儿女私情吃灰 。大概有以下几重涵义: 一、青年来台,接下来便是动员戡乱的戒严时期,反攻大陆、抓共党间谍的口号喊得跟文革一样,整个社会非常紧张;再者,86年前台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大家都把精力竭尽奉献,整个青春也就在这里面了。儿女私情难以甜蜜生长。 二、抛弃配偶,孤身来台。喟然长叹……沾灰的何止是女妆的胭脂? 整首歌我最喜欢的也是这句,男声唱得深情,更是包含了一代人复杂的情感在内。 青春不敌红尘,胭脂沾染了灰。 再次强调,这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台湾同胞写出的歌。 当你代入来台初代外省人的身份和经历,就能顺其自然地体会到这些伤感。 当然全歌不止有初代外省人这一个受众,还有其他身份的人也是歌考虑倾诉的对象,但这一段明显就是唱给初代外省人听的。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 玉山是什么山?有些人唱的很好,但不知所以。 从总的背景来讲,当时台湾经...

转_普通中国人的善良与愚昧

文章来源 文章来源 给你讲个故事,因为安全原因不提具体地名和时间. 有段时间中国反日,我当时正在内陆工作,当时是台湾有一个大老板,常年无偿捐赠资金,给中国农村捐赠款项造小学,我作为具体经办人落实具体事务。 有一天我开车去办事,走到一个公交站的时候发现200多人在那聚集,中间停着一台出租车,旁边一个长得很凶,膀大腰圆的司机模样的人从后备箱里拉出几个行李箱扔在地上,里面的衣物和日常用品散落一地,旁边一个50多岁,明显长相带日本特征的人站在那里,目不斜视,一动不动,另外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性应该是日文翻译,在地上捡那些被散落的物品,一边捡一边和司机争论不休.  我把车子停在马路对面,走过去才问明白,就是因为反日活动,这个出租车司机拒绝载这个日本人去机场,他是几分钟前在前面的一个街道让这个日本人和翻译上车的,上车后发现他们在讲日文,就在最近的公交车站把他们扔下来了,下来以后先逼迫那个年轻翻译把“起车费”交了,然后把行李从后备箱扔了出去.年轻女翻译就是和他争论拒载违反规定,没到目的地也不应该交钱,更不应该扔行李这个事。 争执大概持续了10几分钟,最后女翻译无奈,在日本人的授意下给了一张20元的纸币,这个司机不找零钱,说多的钱就当对你们日本人的罚款了,周围的群众就开始大声叫好起哄,日本人就怕出事,带着这个女翻译,拖着旅行箱和包往前走.出租车司机就开着车在身后鸣笛,慢慢跟着,后面还有十多个好事的一起步行跟着,大声喊“滚出中国,中国万岁” 我回到马路对面,在车后备箱拿了个螺丝刀,先把车前后牌子拆下来了,然后在车后备箱找了个白毛巾,系在脑袋上,盖住发型和部分脸部特征,快速回转了几个街区,在一个桥上发现这个日本人和翻译女生,停在旁边示意他们上车,同时我开门下车帮他们把行李装后备箱里,整个过程中后面跟着我们停下的出租车司机和起哄的人很诧异,但是我有常年的准军事训练,个头又极高,还拿白毛巾系脑袋,看起来也比较凶,开的车子不错,又没拍照,可能误会我是中方给这个日本人的保卫人员了😂起哄和口号的声音就小了很多,顺利把这二人接走. 上车以后给他们送到机场的路上,一直也和这位日本人和翻译交流,他是日本一家知名企业专门负责设计非标准型号电梯框架的,是这个市发生了电梯事故,死了人,是政府花了钱把他从日本请过来,解决类似电梯框架隐患的.会议开完以后他舅舅家的孩子在中国,他就拒绝了政府的送行,在中...

转_PS怎么把一张图片的颜色和另一张图片的颜色调得一致

图片
原文链接 用PS把一bai张图片的颜色和另一张图片的颜色调得一致的具du体方法如下: 1、打开两张不同的照片,分别以两个图层dao并列一起。 2、如图所示,新建一个纯色(Solid Color)的调整图层,设定为中阶灰,RGB各为128。 3、把此图层的色彩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定为颜色(Color)。 4、这时会发现两张图片都变成了灰色。找到PS最上面的“窗口”(Windows)打开直方图( Histogram)然后在左图上选取,你会看整个曝光的分布。 5、转为选取另一张,则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曝光分布,留意到左图是谷形,而右图是山形。 6、打开一个新调整图层,可以是曲线或者色阶(Curves,Levels)之类,然后色彩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设为明度(Luminosity),并开始调整,把两边的曝光分布及两极位置变得接近,于是曝光与对比度之类就会较相似。 7、调节好曝光后,把中阶灰图层的色彩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 )设为明度(Luminosity),这时候照片会变成下图模样,这个重点是让你看到两张照片的RGB呈现状态,例如暗部、皮肤、高光位置之类偏色情况如何,你会发现两张照片有不少差异。 8、下一步就是开一个曲线( Curves )调整图层,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 可以为颜色(Color),再分别调整红、蓝、绿三条曲线。(就算不是曲线,用其他调色工具亦可)。 9、经调整后两张图的色调分布已经较为接近,这时候调节色彩饱和度,开一个可选颜色( Selective Color)的调整图层。 10、将所有颜色的黑色(Black)调至 -100%,唯独是黑、白、灰则调至 +100%,另外选取“绝对”( Absolute),这时候照片会变成古怪的黑白色。 11、然后开一个色相,饱和度的调整图层,然后调整图片的饱和度,让两边一致。 12、最后完成。